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中文译文:
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
欲话毗陵君反袂,
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
悲叹声多语笑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写的,诗歌描绘了他初次见到刘二十八郎中时的感受。
首先,诗中提到了毗陵君和夏口,可能是指两个地方的官员。诗人愿意和毗陵君交谈,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愿意和夏口的人交流,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他的经历和心情。
然而,当诗人老去并与刘二十八郎中相遇时,他发现他们的交流日子已经不多了,悲叹之声多于欢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瞬息的深深感慨。
整个诗歌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流转的感叹和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人生中的一次相逢,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诗歌简洁明了,展示了白居易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命真理的思考。
诸侯宾客湖南盛,东海萧生汉帝知。前后相望真一揆,流传况复有新诗。乡来识面嗟无地,今日登门可自迟。未信千岩趣归去,近传新把峡州麾。
排云觝雨立虚空,端正方严万壑中。好去明堂充宁倚,不应留此伴仙翁。
伤秋愁不断,邻杵已鸣霜。宝扇鸾收影,篘蚁带香疏。花停懒蝶细,草庇寒螀虫。落叶无人扫,庭空下夕阳。
眼将穿,肠欲裂。声声似向春风说。春色飘零,自是人间客。不成泪,都成血。朝朝暮暮何曾歇。叫彻斜阳,又见空山月。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