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林泉得纵观,春风随步着栏干。
山园梅雪千株在,门纳湖光十里宽。
水上湿红云片段,亭前鲜碧玉檀栾。
主人才调浑相称,题柱诗篇一一刊。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出郊劝耕因游吴山清隐》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吴山清隐的景色和主人的风雅之处。
译文:
走出城郊劝勉农民耕作,
因为我游览了吴山清隐。
首先,我纵览了一片茂密的林泉,
春风随着我脚步轻拂栏杆。
山园中盛开的梅花有千株之多,
门口湖水的光芒宽广十里。
水面上有红云的片段,
亭前有鲜艳的碧玉檀栾。
主人的才情与雅趣相得益彰,
在柱子上刻写着一首首诗篇。
诗意和赏析:
《出郊劝耕因游吴山清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主人的才情,展现了宋代社会乡野生活的宁静和优雅。诗中的吴山清隐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拥有美丽的山园和湖泊。作者通过描绘春风、梅花和湖光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喜悦之情。同时,诗中提到的主人才调浑相称,题写在柱子上的诗篇,展示了主人的文学造诣和雅趣,彰显了当时士人的风采和修养。
整首诗以景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如春风随步、山园梅雪、门纳湖光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些描写,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提及主人的才情和诗篇,诗歌也渗透着对人文的关怀和对文化的推崇。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主人的风雅,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文的推崇,同时也能体味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士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主人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优雅而宁静的境界,给人以心灵上的宁静和美好的享受。
池榭堪临泛,翛然散郁陶。步因驱鹤缓,吟为听蝉高。林密添新竹,枝低缒晚桃。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老是班行旧,闲为乡里豪。经过更何处,风景属吾曹。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秋气凄清,秋光淡荡。鹭鸶飞下遥天,明月芦花一样。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空蒙初喜洒檐楹,忽听空阶点滴声。高枕便知宜夕睡,丰年不叹负春耕。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屈指清秋两旬近,却愁徂岁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