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见书空雁字连,可堪清泪落尊前。
谩因上浣休闲日,出见初秋莹净天。
人正慕羶争似蚁,谁能换骨蜕如蝉。
细思回客吾徒尔,而我何为独不然。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这是一首宋代吴潜的诗词《出郊用劭农韵三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出郊用劭农韵三首
怕见书空雁字连,
可堪清泪落尊前。
谩因上浣休闲日,
出见初秋莹净天。
人正慕羶争似蚁,
谁能换骨蜕如蝉。
细思回客吾徒尔,
而我何为独不然。
译文:
担心看到空白的书页上,鹅群形如一条线。
情不自禁地泪水洒落在尊前。
因为工作繁忙而无法休闲的日子里,
出门见到了初秋明净的天空。
人们都在追求享受,争相如蚁般奔波,
谁能够换骨蜕变,像蝉一样重生。
细细思索,回归宁静的时刻,
而我又为何孤独地不如此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潜在忙碌的生活中的苦闷和思考。诗人提到怕见到书页上的空白,暗示着他忙于琐事而无法有时间专心读书,形容了他内心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和无奈。他形容泪水落在尊前,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专注学习的懊悔和失落。
诗中还描绘了初秋的景色,清新明净的天空给诗人带来一丝宁静和慰藉。然而,诗人触景生情,对于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物质享受而不断奔波的现象感到无奈,将其比喻为蚁群,暗示了他对于追求精神境界、内心升华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自省。他希望能够像蝉一样换骨蜕变,重获新生,摆脱现实的束缚。然而,他意识到自己的困境,思考着回归宁静的时刻,却又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这种矛盾的思考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忙碌生活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于物质追求的反思。
古寺耸山椒,公堂去不遥。寻僧忘俗虑,盘道出尘嚣。疏箔卷烟雾,明时望泬漻。渔翁江上立,指我在云霄。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
天风飒飒步声虚,一片红云控帝居。闻道茅家开夕宴,上元亲授太霄书。
烟中流水晓潺潺,扬子津头雨一湾。沾袖成斑皆客泪,隔江如黛是家山。欲探子母羞钱箧,未卜雌雄泣剑环。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侯笑曰:“不然。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吾饥之使不至怒;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已而果就约。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