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镞分花袖,金铃出彩笼。
摇心长捧日,逸翰镇生风。
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星眸随狡兔,霜爪落飞鸿。
每念提携力,常怀搏击功。
以君能惠好,不敢没遥空。
《出笼鹘》是唐代濮阳瓘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一只笼养的鹘鹰的情景,描绘了它在自由中呈现出的姿态与风采。
玉镞分花袖,
金铃出彩笼。
摇心长捧日,
逸翰镇生风。
诗词开篇通过描写鹘鹰,将其比喻为玉做的鞍子分开了花形的袖子,金做的铃铛由彩色的笼子中摇出来。这里借雅致的形象描绘了鹘鹰在笼中的优雅与娇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鹘鹰的飞行动作。摇动心思,长挥翅膀照亮朝阳,轻盈地飞翔在高空。它的自由与高傲,使得风也相对静止,为它所征服。
一点青霄里,
千声碧落中。
星眸随狡兔,
霜爪落飞鸿。
在天空中,鹘鹰的目光如星点一般,它追随着狡猾的兔子。与此同时,凌晨的寒露中,它的爪子犹如霜刀般伏击飞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鹘鹰的敬佩之情。每次思念鹘鹰的猎取技能时,总是暗自提携力量,心怀奋斗的决心。鹘鹰的力量和胆识给予了诗人勇气和动力。作者由衷地赞叹鹘鹰的能力和逸奇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人的感谢与不负所许的心情。
这首诗以精细的形象描写展现了鹘鹰在笼养状态下展示出的优雅与风采,赞美了鹘鹰的力量与自由精神。诗人通过描写动物来抒发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力量的向往,传达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不奈何,不奈何,一长三短大谣讹。当时不是江西老,一口横吞起碧波。
仓鹒知阳春,乔木声关关。白驹不食苗,奈此空谷寒。昔有丹徒士,槟榔贮金盘。富贵怀隐忧,无宁归故山。
凤楼窈窕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l4.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到得安眠饱饭中,东西南北路送通。三更夜半鬼嫁祸,莫著岩头与雪峰。
流民土著两纷纷,朝暮惟知射利勤。隔县小家多钓弋,近沙虚地少耕耘。望中红叶秋何极,直北黄云路不分。僻处绝无佳客过,酒边安得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