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下翩翩跨紫骝,踏花溅水见风流。
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触目》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触目》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果下翩翩跨紫骝,
踏花溅水见风流。
可无双璧千金聚,
付与狂儿取次游。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骑着紫色骏马自由奔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豪情的向往和赞美。诗中主人公骑着紫色骏马,自由自在地踏过盛开的花朵,溅起水花,展现出风流潇洒的风采。诗人认为这种自由和豪情如同无价的双璧和千金,值得将其付与那些自由奔放的狂儿,让他们去尽情地游荡。
赏析:
《触目》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由奔放的场景,通过对骑士骑着紫色骏马踏过花丛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由、豪情和风流的意象。整首诗以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赞美为主题,通过对紫骝飞驰、踏花溅水的描绘,传递出强烈的豪情和奔放的精神。诗中的“果下翩翩跨紫骝”形象生动,展现了骑士的英姿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使人感受到他的自由奔放与豪情万丈。最后两句“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表明诗人认为这种自由和豪情是无价之宝,值得将其赋予那些自由自在的狂儿,让他们去尽情地游荡。整首诗词意蕴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向往,又传递了对那些追求自由的人的赞赏和鼓励。
通过《触目》这首诗词,陈师道以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自由奔放、豪情万丈的形象,将自由与豪情视为无价之宝。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追求自由的人的赞扬,同时也启发读者去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由与豪情。
放棹沧浪,落霞残照,聊倚岸回山转。乘雁双凫,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雨送滩声,风摇烛影,深夜尚披吟卷。算离情、何必天涯,咫尺路遥人远。空自笑、洛下书生,襄阳耆旧,梦底几时曾见。老矣浮丘,赋诗明月,千仞碧天长剑。雪霁琼楼,春生瑶席,容我故山高宴。待鸡鸣、日出
去住知何处,空将一剑行。杀人虽取次,为事爱公平。戟立嗔髭鬓,星流忿眼睛。晓来湘市说,拂曙别辽城。
溪光不动柳风轻,玉帐森沈拥万兵。鸥入烟中闲自舞,鱼翻波面喜相迎。楼船下视晴天碧,鼓吹前驱远陌清。桃李归时应盛发,薰然和气满春城。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昳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