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入二里》

树色交山色,蝉声杂水声。
客怀殊不倦,信马此间行。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入二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树木的颜色与山峦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蝉鸣与流水声混杂在一起。
作为客人,我的心情非常愉快,
我相信马儿会带我到达这个美丽的地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来到一个地方的情景。他观察到周围的树木颜色与山峦的颜色相互交织,蝉鸣与流水声混杂在一起。作者身为客人,心情愉快,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对马儿抱有信任,相信马儿会带他到达这个美丽的地方。

赏析:
《初入二里》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展现了作者初次到达一个陌生地方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树木颜色与山峦颜色、蝉鸣与流水声进行交织和混杂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多样。这种对比和描绘方式,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期待和信任。他以客人的身份到来,心情愉快而不厌倦,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相信马儿会带他到达这个美丽的地方,展示了作者对未知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信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态,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愉悦和希望的感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心态。

  • 《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夏席堆青齑,冬盘飣旨蓄。竟无粱肉馔,其愧萧家录。

  • 《汉宫春(次韵稼轩)》

    云曰归欤。纵垂天曳曳,终反衡庐。扬州十年一梦,免仰差殊。秦碑越殿,悔旧游、作计全疏。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知公爱山入剡,若南寻李白,问讯何如。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临皋领客,向月边、携酒携鲈。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

  • 《句》

    椒兰平酒酌,簠簋散香箕。

  • 《和陈述古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 《生日和洪山甫见赠韵》

    雪云无罅霁无期,勾引春光入泮池。师道幸为文学掾,尧夫喜见太平时。典衣沽酒从儿笑,闭户吟诗只子知。甚欲相随强歌舞,却怜多病觉衰迟。

  • 《题王侍御宅》

    门向沧江碧岫开,地多鸥鹭少尘埃。绿阴十里滩声里,闲自王家看竹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