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前旗鼓殿前分,笛里梅花处处闻。
秦地护羌诸校尉,汉家出塞五将军。
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
为问朔方豪杰士,几人年少立功勋?
《出塞》是明代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幕前旗鼓殿前分,
笛里梅花处处闻。
秦地护羌诸校尉,
汉家出塞五将军。
祁连山下烽如月,
无定河边阵是云。
为问朔方豪杰士,
几人年少立功勋?
诗意:
这首诗以塞外战事为题材,描绘了明朝时期幕府前旗鼓声响,笛声中梅花的香气弥漫的景象。诗人提及了秦地护羌的军官和汉家出塞的五位将军,突显了他们在边塞保卫国家的重要角色。同时,诗中也描绘了祁连山下烽火如月,无定河边战阵如云的景象,表达了边塞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氛围。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朔方豪杰士兵的敬佩和好奇,询问他们当年年轻时有多少人立下了功勋。
赏析:
《出塞》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场景,展现了明代时期边疆军民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写,如旗鼓声和梅花香气的交织,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与生活的交错。诗中的祁连山和无定河等地名,增加了地域感和历史感,使整首诗更具真实感和可感知性。
诗人对朔方豪杰士兵的赞颂和问询,体现了他们英雄事迹的关注和敬仰之情。诗中未直接交代具体的战事细节,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间接的提问,使诗意更具广泛的含义,引发读者对历史背景和边塞战争的思考。
总体而言,王稚登的《出塞》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边塞战争的壮丽景象和战士们的英勇气概,使读者对历史和边疆文化产生思索。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