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如梦水悠悠,花底残红漫不收。
独绕去年挥泪处,还将牢落对沧洲。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楚天》
楚天如梦水悠悠,
花底残红漫不收。
独绕去年挥泪处,
还将牢落对沧洲。
中文译文:
楚天像一片梦幻的水,流淌悠远,
花朵底下残留的红色遍地散落不收。
我独自环绕着去年流下眼泪的地方,
依然怀揣着对过去的留恋,对遥远的沧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的楚天如梦水悠悠,形容了时光的虚幻和流逝之快。楚天是指遥远的过去,如同一片梦幻中的水景,悠远而不可捉摸。这里的楚天也可以引申为过去的岁月,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如同梦幻般迷离。
花底残红漫不收,描绘了落花满地的景象,花瓣纷纷飘落,无法收拾。这一句表达了光阴易逝,时光荏苒,无法挽回过去的美好。
独绕去年挥泪处,诗人独自环绕着曾经流泪的地方,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留恋之情。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尽管回忆痛苦,但仍然情不自禁地回头寻找,感叹时光的流逝。
还将牢落对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希望。牢落意味着牵挂,对沧洲的向往象征着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诗人将过去的牵挂带入未来,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往事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楚天、花底、挥泪处和沧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锁闱令严深复深,五星帘幕晴若阴。澹云微月谩清夜,短檠政自关人心。看灯作晕生睡色,江南行处梦不隔。觉来快读新晴篇,怳然寘我莺花前。径欲觞公後堂酒,倘烦春衫小垂手。
病起闲无事,时来古渡头。烟中卖鱼市,月下采莲舟。帆鼓娥江晚,菱歌姥庙秋。长吟无杰句,聊以散吾愁。
收纲移舟月上时,西风吹当脍鲈肥。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山东山色胜诸山,谢守清高不可攀。薄俗尽于言下泰,苦心唯到醉中闲。香凝锦帐抄书后,月转棠阴送客还。野客沾恩归未得,萧萧霜叶满柴关。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