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经历和身份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
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
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
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
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
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
不作新诗奈客何。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回忆和对现实的观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

诗中第一句“读书犹记少年狂”,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热血激昂的读书经历的记忆。他曾经阅读过无数的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第二句“万卷纵横晒腹囊”,形象地描述了他阅读书籍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吸收的态度。

第三句“奔走半生头欲白”,描绘了作者辗转奔波的一生,感叹岁月的流逝和自己年纪的增长。

第四句“今年始得校书郎”,表达了作者在今年才获得了校书郎的官职,可以说是晚来的荣耀。

接下来的两句“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爱戴和对自己身份的惭愧之情。

第七句“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形容了丰收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暂时停留的心情,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第八句“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反映了作者年老体弱、对生活乐趣的减少和心情的苦闷。

最后两句“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表达了作者临近离别时的寂寞和对创作的无奈。他感叹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再写出新的作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苏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 《猛将吟》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 《乌栖曲》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鸟晓鸣茱萸枝。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 《皇恐滩三首》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谁识天闲老骥,不争日暮长途。送尽青云九子,归去扁舟五湖。寄语竹林社友,同书桂籍天伦。王郎独为鬼录,世间无此玉人。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 《秋思》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白发日以繁,青山渺何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