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夏登城上有感》

来守孤城忽两朞,可堪登眺又斜晖。
经春不见流莺语,终日唯看乳燕飞。
风舞新荷青袅袅,烟笼细柳绿依依。
此邦纵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归。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夏登城上有感》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城楼时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来守孤城忽两朞,
可堪登眺又斜晖。
经春不见流莺语,
终日唯看乳燕飞。
风舞新荷青袅袅,
烟笼细柳绿依依。
此邦纵美非吾土,
莫怪山翁只念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初夏登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物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孤城寂寞无人,作者在这里守望已经有两个交替的时令过去了。这里的“两朞”指的是两个季节的交替,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孤独守望的漫长。

其次,作者登上城楼,远眺四周的风景,但太阳已经偏西,斜斜地照射在身上。这里的“斜晖”形容太阳的光线斜射,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夏日的将去。

然后,作者在春天里听不到流莺的歌声,只能看到乳燕飞翔的身影。这里通过对鸟儿鸣唱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渴望。

接着,诗中描绘了风吹拂下新鲜嫩绿的荷叶摇曳,细柳被烟雾笼罩,形成了一幅青翠欲滴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展示了初夏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最后,作者提到这个国度虽然美丽,但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因此山翁只有思念归乡之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总的来说,吴芾的《初夏登城上有感》通过描绘城楼上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展示了对孤独守望、时光流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一种深邃而凄美的感觉。

  • 《古意》

    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

  • 《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一一不可拣,於君况夙昔。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於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其传祗斯文,余事博悬掷。尝觇赋千字,诵之当缙笏。戎索赞斗枢,钉气掩剑戟。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忽驱两轓去,惊鸿

  • 《范公亭归途》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 《上元二首》

    火树银花起夜烟,骖驔朱幰竞骈阗。一千户外开金锁,十二里中然玉莲。何日行宫祠太一,谁从摩诘问诸天。歌台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胜去年。

  • 《喻瀼溪乡旧游》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 《客中怀西湖二首》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