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船中初次顺流而下的情景,并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思考。
诗词中的“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描绘了秋天江水的颜色,画面感强烈。诗人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生活无忧无虑。然而,他认为自己与两府大员相比,无论是朝无谒劳还是夜无直宿勤,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他仍然怀念着在郡任职的日子,自称守土臣,意味着他热爱国家、尽职尽责。他希望能够尽快回到郡里,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困苦的百姓。他决心承担起政治责任,为民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诗词的译文大致意思是:秋天的江水红得像粟粒,晨雾煮白云。我一顿饱饭一直到了夜晚,一眠至天亮。早晨不需朝谒事务,夜晚也不需直宿工作。不知两府之客,何如在船上的人。仍然怀念当官的时候,自称是守卫领土的臣民。还需要带上忧虑寄托,关心隐姓埋名、疲惫的人们。期待年底得到政绩的报酬,再现三年之后的退隐身份。最终,让浩瀚的江水洗净我头上的尘土。
这首诗词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身份和责任的思考。他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安逸满足,但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官职来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他表达了希望能够尽快回到郡里工作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诗人以自己富裕的生活和舒适的睡眠与皇家要员的劳作对比,突出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整首诗词创作巧妙,用词精练,意蕴丰富,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又投射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聘婷。黯无语。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