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萧寺几经年,时向僧窗听说禅。
一事不成空老去,三椽聊寓幸安眠。
诗篇冰雪无蔬气,粥饭韲盐有道缘。
欲卜归期犹未定,况闻绿树有啼鹃。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初夏旅中五首》是宋代诗人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夏时节,我往来于萧寺已有数年,常常在僧人的窗前倾听他们讲述禅修的故事。然而,我所追求的目标似乎总是无法实现,岁月逝去,空留我一个老去的人。只好依靠三椽草庐,寄托幸福的安眠。
诗篇中冰雪的意象没有绿色的蔬菜的气息,表达了一种清冷的寂寞感。粥饭虽然平淡无味,但它们却有着与生活的缘分相连的道理。我渴望预知归期,但却没有确定的答案,更糟糕的是,我听闻绿树上有啼鹃的声音,这让我更加茫然不知所措。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叹。诗人在僧窗听说禅修,寄寓了他对于内心的追求和对于心灵的期许。诗中的“一事不成空老去”表达了对于人生目标的无奈和彷徨,同时也传达了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借助粗浅的粥饭和质朴的安眠,寄托了对于简单幸福的向往和依赖。然而,诗末的“况闻绿树有啼鹃”则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不确定,诗人对于未来的归期充满迷茫。
这首诗词以深沉内敛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它通过对于禅修、粗浅生活和未知归期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追求和目标的无奈和彷徨,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简单幸福的向往和对于未来的迷茫。这首诗词给人以思考人生意义和珍惜当下的启示,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真挚态度和对于内心世界的探寻。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纷纷跋扈飞扬。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汉郊祀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到得市朝,变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酌酒长松下,垂萝拂酒杯。异禽窥药鼎,乳鹿卧书台。涧水穿林去,山云带雨回。相期同结屋,不厌野人来。
拄杖挑云上半肩,寻幽重到旧栖禅。浮生多故成南北,白发相惊问岁年。房闭松声难辨雨,山连海脉暗通泉。自从勇却长芦请,猿鹤终宵亦稳眠。
小雨暗江城,倦客寄僧榻。孤灯如秋萤,清夜自开阖。遥怜萍青青,厌听鼁合合。窗明竟无寐,卯酒倒残榼。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