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初夏游谢公岩》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独自忆髯公。

作者介绍

徐玑(一一六二~一二一四),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诗学唐人,与同时赵师秀、翁卷、徐照合称永嘉四灵。以荫入仕,歷建安主簿,永州司理,龙溪县丞。移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至官。宁宗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三。有《二薇亭诗集》。事见《水心文集》卷二一《徐文渊墓志铭》。 徐玑诗,以民国南陵徐乃昌影宋刻《永嘉四灵诗》丁集编爲第一卷,清顾修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简称顾本)多出影宋本之诗编爲第二卷。校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本(简称明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初夏游谢公岩》是宋代徐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独自忆髯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初夏时节游玩谢公岩的景象。诗人换上轻薄的纱衣,天空晴朗,微风吹拂。在清凉的阴影下,花朵已经落尽,而白天的时间里鸟儿依然在啼叫。船只载着游客来到水国,谢公岩的石门敞开,道路通畅。州内的居民纷纷来到这里,只有我独自回忆起了谢公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诗人游玩谢公岩的心境。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篇,“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描绘了诗人换上轻薄的纱衣,感受到初夏微风的清凉。这里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舒适和宜人之感。

接着,诗人描述了谢公岩景色的变化:“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清凉的阴影下,花朵已经凋谢,但白天鸟儿依然在鸣叫。这里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传达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诗的下半部分,“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州民多到此,独自忆髯公。”描述了游客乘船来到谢公岩的景象,岩门敞开,道路通畅。而诗人独自回忆起谢公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伟大人物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初夏景色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

  • 《缘识》

    年过百岁鬓如鸦,到处安然便是家,醉后有时相诘问,更言我解种黄芽。

  • 《月夜散策县圃,有飞蝶,仍闻笛声》

    月明未许人早睡,笛声鲜与秋争清。夜深不应有飞蝶,渠侬似欲伴人行。

  • 《白鸡冠花》

    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为移根蓂荚畔,玉鸡应为太平来。

  •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

    平生自许岁寒操,醉日移来三十丁。底事此君亦移转,连明风雨唤教醒。

  • 《杨修》

    料事通神自一奇,奸雄如操已深疑。多言屡中真何补,一死由来自不知。

  • 《郢州二首》

    满慰人间渴雨心,未收云霭定为霖。怜渠沾水论涓滴,况我行舟苦滞淫。已涨麦田千里碧,更添沙料一篙深。小軿会指晴山去,布谷提壶各好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