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山顶结芙蓉,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初阳台》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宝山山顶初升的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方士凌虚几中凭借风驾驭的仙风道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阳台
宝山山顶结芙蓉,
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
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
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
蓬瀛有路直能通。
中文译文:
初升的阳光照耀下,
宝山山顶盛开芙蓉。
方士站在凌虚几前,
驾驭风儿自由飘荡。
日月的光华散发异彩,
云和萍漂泊无踪迹。
石盘上的草子粘附着深翠,
土级上的苔花剥落成红色碎片。
靠近一看,展现出一座精舍的景象,
通向蓬瀛的路径直接畅通。
诗意和赏析:
《初阳台》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顶初升的阳光所带来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芙蓉盛开、方士凌虚几御风等景象,传达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阳光的光华和云萍的踪迹都是非常独特和奇异的,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诗中的石盘、草子、土级和苔花等形象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顶的景色。诗人通过描写石盘上的粘深碧、土级上的剥碎红苔花,展现出山顶幽静而古朴的氛围。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顶,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
诗的结尾提到"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意味着山顶附近有一座精舍,通向蓬瀛的道路畅通无阻。这句话暗示出精舍的存在和通达灵境的可能性,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初阳台》以其细致入微的描写、奇幻的意象和超凡脱俗的情感,展现了董嗣杲独特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之美和灵性境界的向往,让人沉浸于崇高的山景和神秘的仙境之中。
我老畏作病,杯酒久不持;读书寒雨中,比夕颇思之。呼童欲洗酌,顾以病自疑。清坐叹寂寞,痛饮愁淋漓。三爵醒醉间,此理当徐思。一掬琴高鱼,且复伴吾儿。
簷外云深雨合围,此行不叹始非。对君便是苏端过,把酒曾无御叔讥。红湿烟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了知未尽山阴兴,共作冲泥傍险归。
越绝孤城枕海湄,越王亭下景迟迟。云埋夏后藏书穴,草没秦皇颂德碑。凿齿未驯虞礼乐,戈船犹驻汉旌旗。春风淡荡吹杨柳,笑看吴钩有所思。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幽栖深绝地,静夜独宜僧。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独坐观心了,无由更小乘。
桥柱疏疏四寂然,亭前突出八鱼船。一声磔磔鸣榔起,惊出银刀跃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