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除夜》

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
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
芸芸初莫御,势尽行将复。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
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除夜》是一首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岁又增加到六十七,
一个旬满又三百六。
低头仰望,心中明白,
万事如同车轮转。
心境平静,不被俗事动摇,
不是人间自然歌唱哭泣。
人生浩瀚,初生未经驾驭,
势力将尽,行将复返。
修行之道可以取得成就,
但无所求之心永不满足。
守岁时听着孩子们的嬉笑声,
自己笑着,却难免俗套。

诗意:
《除夜》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在岁末时刻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反思。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年纪的增长,体验到岁月的流逝,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提到人们在面对繁杂的世事时,应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被俗世所动,不论是欢乐还是悲伤都能够超越人世间的烦恼。他认为人生就像一辆车轮,事物的变化和流转如同车轮不断转动,而修行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在这轮回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成就。然而,他也提到,无论怎样修行,人的心总是难以满足,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最后,他以守岁时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并自嘲自己无法抛开人世间的俗套,难以超越尘世纷扰。

赏析:
《除夜》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岁月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他通过描述自己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呈现了岁月无情的特点。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超越尘世的喜怒哀乐,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变化和转折。他强调修行之道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行,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成就。然而,他也指出修行虽然重要,但人的欲望和追求永远无法满足,心境始终存在不足之处。最后,他以守岁时听到孩子们的笑声来对比自己,表达了自嘲和对尘世的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修行和超越尘世的渴望。它揭示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真相,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面对人世间的变化和起伏。同时,它也表达了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的现实,以及对尘世的无奈和嘲笑。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示,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性有耽山且画看,阴晴朝暮若能殚。天公似病诗才窄,乞与西来眼界宽。

  • 《呈张子贱》

    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问西来老朝散,可能同志便相收。

  • 《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 《秃山》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