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除夜》

欲识新年课,都非旧日图。
词分诗料帐,酒夺饭工夫。
锻息柳边手,镊闲花裹须。
寒消芳草绿,打急办行厨。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除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识新年课,都非旧日图。
词分诗料帐,酒夺饭工夫。
锻息柳边手,镊闲花裹须。
寒消芳草绿,打急办行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除夜,即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一系列的场景,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旧年的告别。

赏析:
第一句“欲识新年课,都非旧日图。”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过去的经验和计划在新的一年中可能无法完全实现。这句话中的“课”指的是新的挑战和任务,“旧日图”表示过去的规划。

第二句“词分诗料帐,酒夺饭工夫。”通过描写除夜之夜的忙碌场景,反映了人们在准备迎接新年的过程中,忙于写作诗词,准备食物和饮料。其中的“词分诗料帐”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撰写诗句的情景。

第三句“锻息柳边手,镊闲花裹须。”描绘了在柳树边休息的人们,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着春天的花朵。这句话中的“锻息”表示放松身心,“镊闲花裹须”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花丛中戏弄须发的场景,表现了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

最后一句“寒消芳草绿,打急办行厨。”描述了冬天的严寒逐渐消退,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人们匆忙忙地准备年夜饭,忙碌的厨房里弥漫着烟火和美食的香气。这句话描绘了除夜之夜繁忙而热闹的场景,展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和美好。

总的来说,《除夜》通过描绘除夜之夜的景象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在这个特殊时刻的喜庆和忙碌。该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除夜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 《幽居述事》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 《赠相士王秀溪》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