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厌多年所,归来近月评。
望之重十舍,已矣又平生。
无复论乡曲,犹能接舅甥。
短章随嘒管,凄断不成声。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处州叶德共挽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属厌多年所,归来近月评。
望之重十舍,已矣又平生。
无复论乡曲,犹能接舅甥。
短章随嘒管,凄断不成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心情和感受。他在外地生活多年,对于归乡已经感到厌倦,但如今他回到家乡,近来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人生。他站在高处望着故乡,发现旧时的住所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仿佛他的整个人生也如此。他不再纠结于家乡的琐事,但仍然能够与亲戚朋友和睦相处。他的短诗被吹奏着,但因为情感凄凉而无法成声。
赏析:
《处州叶德共挽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归乡后的观察和思考,展示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认识。他的视野从高处望去,发现过去曾经重要的事物如今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这个景象与他个人的经历相呼应。尽管他已经厌倦了家乡的琐事,但他仍然保持着亲戚朋友之间的亲密联系。最后两句表达了他的短诗无法成声的凄凉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家乡和亲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词情感凄凉,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晓岸披风驾短篷,平芜烟浪几重重。鸣榔莫近荷花浦,鸥鹭早凉眠正浓。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好风残腊尽,春意动园林。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江湖方转徙,岁月自侵寻。忍别山阴去,徘徊忆旧吟。
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闲却荒庭归未得,一灯明灭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