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船过苏州二首》

暮风似箭复如刀,落照那能暖客袍。
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船过苏州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暮风似箭复如刀,
落照那能暖客袍。
天远地平城更阔,
千寻玉塔尺来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苏州时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暮风和落照的寒冷,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的寒冷感受的思考。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苏州城的辽阔和高耸的玉塔,展示了苏州城的壮丽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苏州的情景。通过运用暮风似箭、落照寒冷的描写手法,诗中透露出一种寒冷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旅途中的寒冷感受。同时,诗中的天远地平、城更阔、千寻玉塔尺来高等描写,展示了苏州城的壮丽景色和宏伟的建筑。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想象到作者乘船经过苏州时所见到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苏州景色的赞美和对旅途中寒冷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城市建筑的描绘,诗中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敬酬王明府诗》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驴鸣并犬吠,皆标第一义。幪头都不知,一体包天地。

  • 《君子有所思行》

    骋驾向名都,纵观极西京。煌煌九衢里,列第起雕甍。虹梁驾层汉,翚阁凌紫清。高槐荫金沟,弱柳垂雕楹。前扬许史镳,后拥金张旌。燕姬抚瑶瑟,赵女弹鸣筝。欢娱岂终极,为乐拟千龄。清川去悠悠,白日光易倾。金谷叹绿珠,上蔡悲苍鹰。繁华会当歇,大运有亏盈。勿嗤黔娄室,寂寞

  • 《六么令 法性》

    浑沦朴散,天地始玄黄。乌飞兔走渐生,群物类开张。一点如如至性,扑入臭皮囊。游魂失道,随波逐浪,万年千载不还乡。错了鸿ㄨ体段,憎爱日相望。却认父母形骸。做我好容光。劫劫轮回贩骨,受尽苦和殃。何人闻早,寻他归路,莹然恢廓旧嘉祥。

  • 《夏夜二首》

    一雨洗空旷,肃然天地秋。阴阳有至信,残暑逝不留。中夜事忽变,西风延蓐收。云雷西北来,弥漫布九州。万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起哦不待晓,暗步禅堂幽。落月倾屋西,候虫鸣不休。坐令百感集,岁晏此淹留。

  • 《谢少微兄惠牡丹》

    箫鼓声中醉九旬,落红万点正愁人。眼明忽见倾城色,更向尊前作好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