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直是柳风流,只恁风流只恁愁。
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春词》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春直是柳风流,只恁风流只恁愁。
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以柳树和风景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孤寂之感。
首句“一春直是柳风流”,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盎然。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被形容为“风流”,意味着它在春天的风中摇曳的姿态和优雅的风采。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接着,“只恁风流只恁愁”,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句诗中的“风流”和“愁”呼应着首句中的“柳风流”,形成了一种对比和矛盾的表达。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似乎是因为心中有一份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等待。寒食是一个传统节日,而客人却没有来,使得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寂寞。碧蘅和红杜是春天的花卉,满布在芳洲,形成了一幅繁花似锦的画面。然而,诗人却无人分享这美丽的春光,增添了他内心孤寂的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通过对柳树、春景和等待客人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春天的景色之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的情绪。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更富有情感,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燕依花色紫,莺体柳丝黄。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洪汉冲巨块,对峙束平川。屹若壁千仞,过错螺一拳。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春洲生兰苕,寒溪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