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词》

宝刀裁花碎罗縠,带腊圆红黄染粟。
枝头几日即花开,世人上情何太速。
东风未转北风严,返挂铜◇不上帘。
莫怪蛾眉呵素指,层檐冰碧玉纤纤。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春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于人们追求爱情过于急躁的思考。

宝刀裁花碎罗縠,带腊圆红黄染粟。
这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宝刀指的是春刀,用来修剪花朵,碎罗縠指的是碎布,用来装饰花朵。带腊是指用蜡染色,圆红黄染粟则是形容花朵的颜色。这里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多样性,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生机。

枝头几日即花开,世人上情何太速。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追求爱情过于急躁的思考。枝头几日即花开,指的是花朵开放的速度很快,而世人上情何太速则是在暗示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过于急切。作者通过对比花开的自然过程和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表达了对于人们过于急躁的爱情观的思考和警示。

东风未转北风严,返挂铜◇不上帘。
这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气候变化。东风未转北风严指的是春天初期,东风还没有完全转为北风,天气还不是很严寒。返挂铜◇不上帘则是形容春天的风很强劲,挂在窗户上的铜◇都被风吹得不停地摇晃,无法固定在窗帘上。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气候变化,展现了春天的不稳定和多变。

莫怪蛾眉呵素指,层檐冰碧玉纤纤。
这两句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蛾眉呵素指是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女子的眉毛和嘴唇一样娇美。层檐冰碧玉纤纤则是形容春天的屋檐上结冰的景象,冰的颜色如同碧玉一样晶莹剔透。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春天的宜人和迷人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春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于人们追求爱情过于急躁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得描绘更加生动细腻。同时,通过对比自然景色和人们的行为,诗词中蕴含了对于人们过于急躁的爱情观的思考和警示。

  • 《鹿苑寺》

    分半作民栖,犹藏一曲溪。鹊窥莲叶座,僧占菜花畦。白蠹鱼销粉,青乾兽剥泥。幸留唐刻在,相伴峻郎题。

  •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 《挽黄提举震三章》

    江山古四明,独立表平生。敏处经纶密,癯中气局宏。鸿毛看势利,虎口见功名。麾节那能究,东南天已倾。

  • 《赠别》

    雕鞍欲上又重留,约我归期九日秋,别酒不沾襟上泪,双娥无处着离愁。

  • 《薛家塘》

    自古杀忠良,多用巧中伤。不驱飞作鬼,那得桧封王。有士冤狴犴,无辜忤庙堂。至今流斥地,人说薛家塘。

  • 《落花》

    落花辞高树,最是愁人处。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风雨。不如沙上蓬,根断随长风。飘然与道俱,无情任西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