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到湖庄》

堤南堤北水溶溶,旁倚群山不碍风。
收拾田园供老境,栽培桃李课新功。
墙头向长千章耸,润下潜流一线通。
脚力尚堪行乐在,年来天不负衰翁。

作者介绍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歷建平尉、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知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兼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五年,以事罢。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到湖庄》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湖庄的景象和老人们快乐的生活状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到来时,堤南堤北的水波荡漾,旁边靠着群山,不受风的阻碍。老人们整理着田园,为了迎接他们的晚年生活,种植着桃李树,以求得新的成果。墙头上有一座高高地耸立的长亭,墙下的润泽流水顺畅地流淌。老人们的身体仍然足够健壮,可以自由地行走和娱乐。多年来,老人们始终没有被天命所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湖庄的景象和老人们的生活,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老年人的幸福。诗中的水、山、田园、桃李树等意象,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以及老年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墙头的长亭和潜流的润泽,则象征着富有希望和活力的未来。最后一句表达了老人们的顽强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透露出作者对晚年生活的向往和对老人的敬重。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庄春天的景色和老人们的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出生命的延续和生活的美好。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温暖、宁静和希望的感受。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 《嘲聂崇义》

    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

  • 《子夜四时歌八首》

    春歌朝朝听鹊报,日日掩重闱。莫踏门前草,留踪待郎归。

  •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 《过宜福桥》

    水乡泽国最输农,无旱无乾只有丰。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是田是沼浑难辨,何地何村不一同。若遣明年无种子,却愁闲杀雨和风。

  • 《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赠》

    我家荆溪东,矮屋八九间。石田人不耕,自占水一湾。十年去城市,乐此清昼閒。饱闻西州英,奥学窥孔颜。见贤岂无时,洋开水潺潺。朅来洁齐俟,一语开冥顽。锦机神所秘,启示不吾悭。追随妙高如,勇往不作艰。蹇步驱弗前,逸驾杳难攀。惆怅默无言,诗卷惭空还。三茅在何许,天末

  •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病起回思欲去时,菟裘重到倍依依。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