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禁蕨芽拳尚小,雨缄茶觜舌无香。
山翁不信春光老,祗道侬家未积秧。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春寒》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还很寒冷,蕨芽刚刚冒出,像婴儿的拳头那样小巧;
雨水缄默,茶叶还未舒展,茶壶的嘴唇无香气弥漫。
山中的老翁不相信春天的光景已经老去,
他只说你家的田地还未种下秧苗。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寒的景象和一位山中老翁的话语,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意象都非常简洁而有力。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春天的寒冷气温和蕨芽的娇小来展现春寒的景象。蕨芽刚刚冒出地面,它们像是刚出生的婴儿的小拳头一样纤细,显示出春天刚刚开始、气温还很寒冷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寒冷的春天氛围中。
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雨水缄默和茶叶的未展开。雨水缄默表示春天的雨水尚未充足,茶叶还没有完全展开,茶壶中的茶叶尚未释放出香气。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等待和期待的情感,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景象尚未完全展现出来。
最后,诗人通过山中老翁的话语,表达了对春天的怀疑和希望。老翁不相信春天已经老去,他告诉人们,只有当他们家的田地种下了秧苗,才能确信春天已经到来。这种对春天的怀疑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通过对春寒景象和老翁的对话的描写,诗人呈现出了春天的初现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读者在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自然循环和生命的赞美。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
揉云剪水作风毯,夜落连明肯便休。旧说六花元未试,偶看一片上驼裘。
但能为我送苔梅,何必新诗手自裁。若使能诗有奇句,无因送与冷官来。
缓辔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马想徘徊。阳春白雪久不听,日暮碧云殊未来。已戒儿童篘熟酒,更勤风雪化新梅。云间飞舄何时下,抑郁孤怀迟一开。
朝阳升东隅,照此庭下桐。菶菶复萋萋,居然古人风。疏柯于玉耸,密叶翠羽蒙。午景疑余清,夕照留残红。雨响甍栋外,风生户牖中。主人政多暇,步赏常从容。终当致威凤,览德鸣嗈嗈。又将施五弦,解愠歌帝宫。
一番好雨润桑麻,和气欢声十万家。太守劝农才出郭,老农含哺竞随车。土膏泽泽地宜稻,云物阴阴天养花。愿得四方无旱潦,尽教乐岁似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