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怀十首》

夕阳下西崦,明月出东方。
清波如有神,乔木何苍苍。
簪玉待魏文,趿履从思王。
奎壁不在天,西园烂成章。
祥飚绕飞盖,鸳鸯宿春塘。
丝竹壮高会,宾主无留觞。
忧生惜日短,玩物贪夜长。
岁寒不易得,此道亦足藏。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作品评述

《春怀十首》是宋代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怀抱(《春怀十首》):
夕阳下西崦,
明月出东方。
清波如有神,
乔木何苍苍。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夕阳下的西崦山(山名)和东方升起的明月交相辉映,美丽而宁静。清澈的水波仿佛有灵性,高耸的乔木郁郁葱葱。作者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春天的美好和宁静,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簪玉待魏文,
趿履从思王。
奎壁不在天,
西园烂成章。

诗中出现了簪玉、魏文、趿履、思王等词语,暗示了文人雅士和王室贵族的身份。簪玉可能指代佩戴玉石的发髻装饰,魏文指代魏国的文化,趿履则代表行走之事,思王则可能指代一位帝王或贵族。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作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向往和敬仰。

祥飚绕飞盖,
鸳鸯宿春塘。
丝竹壮高会,
宾主无留觞。

这一段描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聚场景。祥飚指的是吉祥的风,绕着飞行的轻车盖,象征着吉祥如意。鸳鸯在春天的池塘中栖息,表现了和谐与恩爱的意象。丝竹音乐的奏响,使得宾主之间没有酒杯的离别,意味着友谊和团结。

忧生惜日短,
玩物贪夜长。
岁寒不易得,
此道亦足藏。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忧伤的思考。作者惋惜白天短暂而忧伤易得,而夜晚的欢乐和玩乐却容易延续。岁寒难得,这种境遇也难以获得。作者通过这些感慨,暗示了人生短暂和人世间的无常,以及对于珍惜和把握当下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感悟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时间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也传达出作者对生命短暂以及珍惜当下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清新、宁静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融入了对文化、历史和生命的思考,给人一种富有哲理的意境。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