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晴对月》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
梨花监中色,杜宇昼时声。
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
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春晴对月》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扫鱼鳞静,
天开桂魄清。
梨花监中色,
杜宇昼时声。
寥落将寒食,
羁离念故京。
都无惜春意,
樽酒为谁倾。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宁静与明净,以及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中描绘了云彩如鱼鳞般轻盈地飘过,天空清澈明亮,桂花散发着清香。诗人提到了梨花盛开的监狱中的景色,以及杜宇在白天的歌声。他感叹自己孤寂地度过寒食节,在异乡思念着故都的景色。最后,诗人思考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珍惜春天的美好,那么酒应该为谁而倾斟呢?

赏析:
《春晴对月》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云彩、桂花和杜宇的声音,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诗人通过提到梨花监和寒食节,突出了自己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境况,以及对故都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感叹,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对人们对待春天的漠视之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故乡、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这首诗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触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离散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一作应)马嘶乱。争渡金(一作黄)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一作力战)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一作报)天子。

  •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鎛问耒》

    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使其已除涤,我将何以功。我岂大无效,自是用我慵。

  •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贪愚彼二水,终古耻莫雪。只应所处然,遂使语异别。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君子慎所居,此义安可缺。古人贵言赠,敢用况高节。不为冬霜干,肯畏夏日裂。泠泠但不已,海远要当彻。

  • 《胡无人》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肉胡之肉,烬胡帐幄。千里万里,唯留胡之空壳。边风萧萧,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将军既立殊勋,遂有胡无人曲。我闻之,天子富有四海,德被无垠。但令一物得所,八表来宾,亦何必令彼胡无人。

  • 《临江仙(合江放舟)》

    送我南来舟一叶,谁教催动鸣榔。高城不见水茫茫。云湾才几曲,折尽九回肠。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和天瘦了也何妨。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 《蚕市》

    成都美女白如霜,结伴攜筐去采桑。一岁蚕苗凡七出,寸丝那得做衣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