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晴书事》

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
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
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颓颜。
惟◇未报君恩了,昨日卢公衣锦还。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晴书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晴朗时,我写下这篇诗词。不要嘲笑我,作为青州太守,我过去一直过着安逸的生活。明亮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每家每户的柳树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高低不一的楼台遍布山间。美好的客人们只需享受美酒,而青春却无法改变颓废的容颜。只有一件事未能回报君恩,就是昨天卢公归还了锦衣。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晴朗景色为背景,描绘了青州太守的闲适生活和美好的自然环境。诗人欧阳修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中的"青州太守"是指诗人自己,他以一种轻松、闲适的态度面对生活,不愿过于劳累和奔波。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与自己的生活状态相呼应。

诗中的"嘉客"指的是贵宾或美好的客人,他们只需享受美酒,而不必过多操劳。这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青春的短暂和不可逆转的衰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回报君恩的遗憾,以及卢公归还锦衣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未能回报君恩的遗憾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游金明池》

    万座笙歌醉复醒,绕池罗幕翠烟生。云藏宫殿九重碧,春入乾坤五色明。波底画桥天上动,岸边游客鉴中行。金舆时幸龙舟宴,花外风飘万岁声。

  • 《小重山》

    风_池荷雨盖翻,明珠千万颗,碎仍圆。龟鱼浮戏皱清涟。翠光映,垂柳幂瑶烟。幽兴寓薰弦。俗尘飞不到,小壶天。身闲无事自超然。拚酩酊,一枕游仙。

  •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生。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

  • 《过鼌掾端智》

    西风吹晚雨,饥雀噪寒丛。文举对谈客,坐慙觞豆空。咄嗟宦游子,贫病略相同。斗俸折腰得,醉钱常不供。君看北里儿,高堂燕歌钟。虽夸酒无算,饱德何由丰。吾岂乞墦者,不为妻妾容。永怀冰蘖操,未媿屠酤雄。

  •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岳麓猿声里,湘流鴈影边。自天持一节,到日是新年。身退名逾重,今稀古则然。黄花非不好,只是插离筵。

  • 《乍归九首》

    弛檐逢除夕,檀栾共拥炉。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