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万枝木芍药,姚黄一萼得春多。
日日踏春浑坐此,人间无醉奈渠何。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春日怀淮阳六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中万枝木芍药,
姚黄一萼得春多。
日日踏春浑坐此,
人间无醉奈渠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淮阳城中盛开的芍药花景。诗人惊叹于城中万紫千红的芍药花,其中一朵花瓣呈现姚黄色,春意盎然。诗人表示自己每天都坐在这里,感受着春天的脚步,但他却无法沉醉其中,感叹人间的欢愉与他无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感慨。首句“城中万枝木芍药”,通过“万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城中芍药花的繁盛景象。接着,诗人用“姚黄一萼得春多”这样的形容词短语,突出了一朵花瓣的娇艳,表达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花朵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日日踏春浑坐此,人间无醉奈渠何”,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静坐,感受春天的气息,但他却无法沉醉其中,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这种对春天的渴望与无法融入的矛盾情感,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和独特的意境,展示了张耒作为宋代文人的才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缺月挂檐牙。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