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日书怀》

吴兴太守也堪怜,十日斋厨九不烟。
索漠清怀寒食夜,颠狂风雨落花天。
流莺百啭还求友,化鹤重来不是仙。
待得麦秋民足食,君恩万一许归田。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日书怀》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思念乡土和自己的境遇之情。

诗中描绘了吴兴太守的境况,他在十天中只有一天有烟火,暗示了他的寂寞和孤独。作者在清明时节的夜晚感到孤寂,寒食夜的凄凉氛围增添了一种索漠的情怀。风雨中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破碎和离散的境遇,使天空变得颠狂。

诗中的流莺百啭,一方面是寻求友谊和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映射出作者自己的孤独。化鹤重来不是仙,表达了对仙境和理想化生活的渴望,但又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和无法逃避的现实。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政治的期待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作者期待在丰收的秋天,人民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同时也希望君主能够恩准自己归田,回到故乡。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心灵的孤独和对乡土的怀恋。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凄凉的景象与内心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景物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