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听幽哢,入坐春隔隔。
午梦恬不成,始知身在笼。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春日闻禽戏题寓廨》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一天,我隔着墙听到了禽鸟在戏耍的声音,仿佛它们在我身旁玩耍。我坐在室内,春光被一层层隔离。午后的梦境无法宁静,我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在一种束缚之中。
这首诗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的"禽鸟戏耍"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形象,与诗人被困在室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透过听到禽鸟声音的方式,感受到了自然的活力和自由,而自己却被墙壁和困境所限制。午梦的不安宁象征了内心的焦虑和不满,使诗人更加明白自己身处囹圄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禽鸟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感悟。它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渴望融入自然的欲望。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外界景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的氛围。它通过对禽鸟戏耍声音的描写,以及对自身困境的反思,呈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夫耕妇饷念斯农,蚕麦将登庆小丰。不是今年天意好,皆由教雨与仁风。
使君那里。千骑尘中依约是。拂我眉头。无处重寻庾信愁。山云弥漫。夹道旌旗联复断。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钱侯官舍旁,走水来方塘。暑雨过初伏,斜阳生晚凉。风翻芡盘卷,万觜争低昂。犹疑秦鸡暴,擅此六国场。下榻延密客,开樽荐新尝。金刀剥老蚌,玉沙磨夜光。殷勤烦钉饾,未咀悲生肠。引领鄘卫西,百泉乃吾乡。水产富此物,数钱论斗量。朝餐取餍饱,无复炊黄梁。贪嗜比羊枣,况乎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在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老犹堪抱甕,穷未至操瓢。
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叶影重还密,梢声远或通。更期春共看,桃映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