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春愁连上元,薄寒吹雨罩花村。
传柑说道升平复,梦断鳌灯放五门。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
人日春愁连上元,
薄寒吹雨罩花村。
传柑说道升平复,
梦断鳌灯放五门。
中文译文:
春天的日子里,我在幽静的居所中给仲固和彦冲写下这十首绝句。
阳光渐长,春愁不断,一直延伸到了上元节。
寒意微薄,寒风吹过,雨水笼罩着花村。
我听到有人传来柑橘的消息,说时局逐渐平息,国家逐渐安定。
然而,我却在梦中断了鳌灯,无法再点亮它照亮五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胡寅在春日的幽居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思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较为忧愁和沉郁,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在第一句中,作者提到了"人日",指的是上元节,这是中国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然而,即使是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喜庆的时刻,作者仍感到春愁不断,心情沉重。
接着,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已经是春天,但寒意依然存在,微薄的寒风带着雨水笼罩着花村。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可以视为作者内心情感的映射,寓意着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困顿。
在下两句中,作者传来柑橘的消息,说时局逐渐平息,国家逐渐安定。这似乎是一种希望和宽慰,传递出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然而,这种希望却在下一句中被打破,作者在梦中断了鳌灯,无法再点亮它照亮五门。这句意味深长,暗示了作者对梦想和希望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困扰。作者在幽居中感受到的孤寂和迷茫与外界春天的盛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惘。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宋代士人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老病偏多感,宵长昼亦长。衣冠方谢暑,枕席已惊凉。往事镌心在,新知过眼忘。篱边旧栽菊,岁晚为谁黄。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卷经归鸟外,转雪过山椒。旧长松杉大,难行水石遥。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大雅嗟麟笔,离骚叹凤弦。猗那谁与敌,羌蹇尚堪传。步仰曹刘独,名歆李杜专。无时吾不梦,携酒访斜川。
晚上危亭览物华,斜阳影里度归鸦。暮山隔断乡关睡,矫首临风眼欲花。
溪外人家处处栽,三分蓓藿一分开。故教嫩萼参差发,似要幽人次第来。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诗书窥梗概,耳目竟烦昏。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