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多草亦未抽芽,漫说春今一半加。
试向小园閒点检,忽逢一树木瓜花。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春日杂言十一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描写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以下是《春日杂言十一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寒冷还未完全消散,草木也还没有抽出嫩芽,尽管如此,我仍然欢呼春天已经过半。我在小园里闲逛,无意间看到一树木瓜花。
诗意: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尽管天气还有些寒冷,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大地上,万物逐渐苏醒。作者在小园中漫步时,突然发现一树木瓜花,这个出现在寒冷时节的花朵成为了春天的象征,给人以希望和喜悦。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准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以冷寒的春天作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的木瓜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它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在寒冷的季节中,木瓜花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和希望,也预示着春天的临近。整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传达给读者,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同时,诗中的木瓜花作为一个细腻而有趣的意象,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和变化。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也可以对自然的力量和变化产生更深的思考。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