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蔬》

新春书剑滞江城,又见南蔬入旅羹。
关心太昊祠前路,小甲连畦带雪晴。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春蔬》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新春书剑滞江城,
又见南蔬入旅羹。
关心太昊祠前路,
小甲连畦带雪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新年的期待。首句“新春书剑滞江城”描绘了春天的氛围,书剑指的是文人墨客,滞江城则暗示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困顿。第二句“又见南蔬入旅羹”表达了春天蔬菜的丰收和人们享受美食的愉悦。这里的南蔬指的是南方的蔬菜,入旅羹则是指将蔬菜加入旅途中的饭菜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食,诗人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关心太昊祠前路,小甲连畦带雪晴”则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乡的思念。太昊祠是太昊的祠堂,太昊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作者关心太昊祠前的路,显示了他对祖先的敬重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最后一句“小甲连畦带雪晴”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小甲指的是小甲鱼,连畦带雪晴则形容了春天田野的宁静和明亮。通过这两句诗,作者展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美食和对祖先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 《同应之登大宋陂》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素衣吴白纻,尽化洛阳尘。

  • 《仲夏入园中东陂》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 《题画二首》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 《观易吟》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 《小松》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