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帖子词二十首·八夫人合五首》

黄金未变千丝柳,白日初迟百刻香。
圣主本无声色惑,宫花不用◇新妆。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帖子词二十首·八夫人合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金未变千丝柳,
白日初迟百刻香。
圣主本无声色惑,
宫花不用◇新妆。

中文译文:
黄金未变成千丝的柳树,
白天刚刚迟了百刻的香气。
君主本来没有声音和色彩的迷惑,
宫中的花朵不需要新的装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柳树和花朵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黄金未变千丝柳”,以黄金来比喻柳树的细枝嫩叶,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柔嫩和生机。这里的“黄金”可能也隐喻着春天的宝贵和珍贵。

接着,“白日初迟百刻香”,通过描述白天的延迟和香气的弥漫,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花香的浓郁。这里的“百刻”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意味着时间的延长和春天的持久。

接下来的两句“圣主本无声色惑,宫花不用◇新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理解和感悟。作者认为君主本来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和虚假的色彩来迷惑人心,宫中的花朵也不需要过多的装饰来展示自己的美丽。这里的“◇新妆”可能指的是过度的装饰和虚华。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真实和朴素的理解。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思了人们对外在美的追求和虚华的现象,强调了内在的真实和朴素的价值。这种对春天的描绘和思考,也可以引申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 《沁园春(五和·韵狭不可复和,偶读孔明传,戏成)》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纷纷跋扈飞扬。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汉郊祀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到得市朝,变

  • 《深渡驿》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 《和杨伯谦韵》

    酌酒长松下,垂萝拂酒杯。异禽窥药鼎,乳鹿卧书台。涧水穿林去,山云带雨回。相期同结屋,不厌野人来。

  • 《古淡然才得帖住长芦不受却归松风旧寺次社中》

    拄杖挑云上半肩,寻幽重到旧栖禅。浮生多故成南北,白发相惊问岁年。房闭松声难辨雨,山连海脉暗通泉。自从勇却长芦请,猿鹤终宵亦稳眠。

  • 《宿能仁寺》

    小雨暗江城,倦客寄僧榻。孤灯如秋萤,清夜自开阖。遥怜萍青青,厌听鼁合合。窗明竟无寐,卯酒倒残榼。

  • 《秋怀三十六首》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