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阳满野白溶溶,泽底山椒淑气通。
草木岂能知造化,一华一叶尽天功。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阳满野白溶溶,
阳光洒满大地,明亮耀眼,
泽底山椒淑气通。
山椒生长在湿地中,散发着清香,
草木岂能知造化,
草木怎能理解自然的变化,
一华一叶尽天功。
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是天地间的奇迹。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诗中描绘了阳光洒满大地,山椒芬芳的景象,通过草木无法理解造化的描述,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和无穷的力量。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是天地间的奇迹,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造物主的崇高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司马光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愉悦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自然的神奇。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造物主的敬仰之情。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鹡鴒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白书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问今何日,旧也曾尾,东风鹓鹭。回首念,家山桃李,归去来兮闻早赋。梦境里、尽何妨疏散,时趁莺晴信步。是则是、清闲自好,一点心犹怀古。记得平世痴儿女。自灯宵、游了三五。还次第、湖边去也,寒食清明炊未住。是处处、是丹青图画,随意狂歌醉舞。奈蓦被、烟花浪手,一掷残
孙先生,能放下。兀兀腾腾,通真弃假。处心与、万物无私,略无些谄诈。乐清贫,得清雅。逗引灵童,惺惺洒洒。到如今、好结善缘,水云
元戎已趣曹装觐,上客难教俭幕留。积雨半篙生别浦,清风十幅送归舟。槐庭衮绣行虞侍,芸阁铅黄待校雠。池有游鳞云有雁,尺书能寄故人不。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