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风转暖和阴寒,春尽如何衣怯单。
最忆就林煨苦笋,六年轻失此清欢。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春晚客中杂吟四绝句
怒风转暖和阴寒,
春尽如何衣怯单。
最忆就林煨苦笋,
六年轻失此清欢。
【中文译文】
狂风已转,寒意逐渐消散,
春天即将结束,为何衣衫缺捂?
我最怀念的是与友人共享竹林中煨煮的苦笋,
六年过去了,我年轻时的那份纯真欢愉已不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程公许所作,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首句描述了怒风转暖、阴寒逐渐消散的景象。春天的寒意被暖风吹散,暗示着季节的转变和温暖的到来。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忧虑和不舍。作者感叹春天的离去,衣衫单薄的隐喻也暗示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三句是整首诗的转折点,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同品尝竹林中煨煮的苦笋的美好时光。苦笋象征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体现了诗人对于曾经的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遗憾。六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年少时的纯真快乐也已不再,诗人对于逝去的岁月和年轻的美好心情感到失落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光阴流转、时光不复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嘉木开繁阴,叠障围空翠。蟠极得疏梅,凛凛有高致。馀芳敢追扳,薰莸不同器。相期忘机友,共结棲真计。清姿固可人,所乐在臭味。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蹉跎未闻道,黾勉
仁莫如父子,义莫如君臣。二者尚有失,自馀恶足论。
处处如雷针在舌,咂肤成群难扑灭。主人作官重膏血,未劳挥拂蚊自绝。荆棘不产茅山帝,天台有菌皆可尝。期君守此化民术,异类尽令回善良。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待君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天下名山数南国,岘首首推襄汉域。前年假节使湖外,道出铜鞮一攀陟。檀溪西下烟雨繁,梦泽南回云雾织。绝壁颓岩画障开,阳林杂蘤天光逼。飘然不减京台乐,城阙弦歌野耕植。借问人心谁见思,云来远庇羊公德。乃知仁爱与山俱,奚用沈碑衒金刻。追询耆旧访祠宇,迟拜丹青纪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