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
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作者介绍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作品评述

春王正月翻译及注释

翻译
  “元年”是什么意思?指君王登位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年开始的季节。“王”指的谁?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因为指的是周王确立的正月。为什么要说周王的正月?是表明大一统,天下都实行王的政令。为什么不说隐公登位?这是成全隐公的心愿。为什么要成全隐公的心愿?隐公打算把国家治好,再把政权还给桓公。为什么要把政权还给桓公?因为桓公年幼而尊贵,隐公年长而卑贱。他兄弟俩身份尊卑的区别很微小,国人并不了解。隐公年长而贤明,诸大夫拥戴他为国君。这时如果隐公辞让,桓公能否登位,还没有把握。即使桓公能够登位,大夫们能否辅佐幼君,也没有把握。所以,隐公登位,全是替桓公着想。隐公年长又贤明,为什么不宜立为国君?因为立夫人所生的嫡子为国君,只凭年长,不凭贤明;立媵妾的儿子为国君,只凭尊贵,不凭年长。桓公为什么尊贵?因为他的母亲尊贵。母亲尊贵,儿子也就尊贵吗?是的。儿子因母亲而尊贵,母亲又因儿子而尊贵。

注释
①元年:指鲁隐公元年。
②文王:周文王。
③曷:为什么。正月:阴历每年第一个月。
④王正月:指周历正月。古时改朝换代即改正朔(正月的第一天)。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⑤大一统:天下统一。
⑥平国而反之桓:隐公打算平治鲁国后,把政权归还桓公。
⑦隐长而卑、桓幼而贵:桓公的母亲仲子是鲁惠公的夫人。隐公的母亲声子只是随嫁来的姐妹。
⑧扳:拥戴。
⑨適:同“嫡”。
⑩立子:立庶子。

  • 《近三衢阻雨》

    亭午还同晓,馀春只见寒。不因阴雨窘,那识道途难。夹路峰峦隐,高田水潦漫。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 《雪後黄楼寄负山居士》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冕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 《留别张白云谋父》

    三年官局冷如冰,炙手权门我未能。赖与白云之隐者,不谈黄卷即寻僧。萧萧帘箔风披竹,草草杯盘雪洒灯。尘土浮游浸相远,吴鱼燕雁两难凭。

  • 《挈累来当涂闻已入境感怀有作二首》

    鸥鹭相疏雁鹜亲,簿书丛里度光阴。尘埃已觉胸中满,霜雪还从鬓上侵。尽室修途方在念,连宵苦雨若为心。明朝傥得成团聚,有酒从教取次斟。

  •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於岳阳楼上明年十一》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 《少稷劝饮每作色明远忽拂袖去戏呈》

    无多酌我盖司隶,不能满觞田将军。坐中幸免沐猴舞,且复周旋非贵人。人言劲饮无恶意,君胡作恶使客起。少陵亦遭田父肘,况我忘形友君子。从今勿劝亦勿辞,我欲眠时君自归。先生一斗一石醉,莫问喧争与嘲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