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齁齁鼻息声,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数尽残更睡不成。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春夜孤坐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儿女齁齁鼻息声,
虚堂谁伴一先生?
春寒夜静灯花落,
数尽残更睡不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夜中的孤独场景。诗人坐在空荡的房间里,听到孩子们沉重的鼻息声,却没有人陪伴他。春天的寒冷夜晚,室内静谧,灯花渐渐凋谢,时间已经过了凌晨,但诗人却无法入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儿女齁齁鼻息声”揭示了诗人身为父亲的角色,但他却感到与家人的疏离。虚堂中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人陪伴他度过这个寂静的夜晚。春寒夜晚的静谧和灯花的凋谢,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诗人数尽残更,却无法入眠,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描绘孤独的场景和寂静的夜晚,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痛苦。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助的情绪,引发对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奈的思考。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音韵的运用也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才华。
兼该夫子耻专门,却笑何人哮吼村。闷己赋疑唯独语,恼卿诗似得同论。夜来雨足宽贫病,秋到凉生破睡昏。几欲抛书闲过日,只惭无可谢嫣荪。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曰我见犹怜,何况
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高岸已为谷,斯人如蜕蝉。固应留宝刻,信示当家仙。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