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夜忆萧子真》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
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
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
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春夜忆萧子真》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夜无法入睡,灯火熄尽又没有月光。
我独自站在阶前,子规不停地啼鸣。
何况我有金兰之友,突然间成为胡越之人。
怎能让明镜中的我,长久地没有一丝白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情景,诗人孟郊半夜无法入睡,房间里的灯光已经熄灭,外面又没有月亮。他一个人站在阶前,听到子规鸟不停地啼鸣。孟郊感慨万分,他拥有一位亲密的朋友(金兰),却突然被迫远离家乡成为胡越之人(指被流放到边疆)。他在明镜中看着自己,希望自己能长久地保持年轻,没有白发。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春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孟郊的孤独与无奈之情。诗中的意象生动,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半夜的寂静、熄灭的灯火、无月的夜空,都营造出一种幽暗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忧愁相呼应。子规的啼鸣声增添了一丝凄凉感,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诗中的金兰指的是亲密的朋友,胡越则是指远离家乡、生活在边疆的人。诗人突然成为胡越之人,对他来说是一种突变和折磨,使他倍感孤独和无助。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明镜中的形象一样,长久地保持年轻,没有白发,这是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既描绘了外在的春夜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通过诗人自身的体验,抒发了对逝去的青春、友情和幸福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对生活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缘识》

    如水澹交疏,寻思道更殊。乖张颠覆易,知己便相於。路坦如平掌,风传语不书。烟霄明月静,负志话清虚。

  • 《田家》

    谁言田家乐,所乐亦岂常。耕敛稍不给,丰歉复相当。五月了蚕事,十月登稻粱。所入不偿用,闲少实多忙。营营事公私,劳苦过即忘。岁功已告毕,蜡社聚一方。酌酒宰鸡豚,鼓腹坐山阳。宁知朱门内,昼夜罗酒浆。贫富在所遭,苦乐难较量。

  •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 《蝶恋花》

    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

  • 《北师驻皋亭山》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官垂泪湿铃鸾。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