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阴常结,垂垂势未收。
润多宜土脉,落久验溪流。
与物知无间,於花似有雠。
少年车马客,惆怅为君游。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春雨一篇呈纯甫贤僚县庠诸彦》
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译文:
春雨纷纷密布,连绵不断而未收。湿润之多适宜土壤,持久的降雨验证了溪流的流量。与自然万物相互感知,花朵似乎怨恨不平。年少的车马客人,对于离别的情愫感到忧伤,为了您的游历而忧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的景象以及对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人描述了春雨连绵不断、密布纷纷的景象,形容雨水滋润了土壤,验证了溪流的流量。诗中表达了与自然万物相互感知的理念,认为花朵似乎对春雨的降临心生怨恨。最后,诗人以年少的车马客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和为他人的旅行而感到忧虑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土壤、溪流和花朵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人运用形象细腻的描写,将春雨的景象与人情之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离别和别人旅行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摹,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相互感知的情感体验,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离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桥回首。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梨花过后。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绮陌东头,个人还似旧时否。相如近来病久。纵腰围暗减,犹未全瘦。宿酒昏镫,重门夜雨,寒食清明依旧。新愁漫有。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
上却城来忘却归,迎他来鴈送他飞。可怜乌臼能缁素,却被清霜染作绯。
绝镇功难立,悬军命匪轻。复承迁相后,弥重任贤情。将起神仙地,才称礼乐英。长心堪系虏,短语足论兵。日授休门法,星教置阵名。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月窟穷天远,河源入塞清。老夫操别翰,承旨颂升平。
客里厌厌病过秋,重阳失作雁山游。起来忽见丹枫树,又是思归一种愁。
揭纸糊窗莫放开,园丁新送木犀来。绕屏著色无非画,尽日烘香不用煤。同气相求唯径菊,后生可畏独江梅。月中一应灵和异,待向仙娥觅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