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春阅偶成三首》

肩摩袂属拥如山,平等道争看大阅还。
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
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
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春阅偶成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春天的大阅典为背景,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共同观赏盛况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

肩摩袂属拥如山,平等道争看大阅还。
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
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
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大阅典为主题,描绘了人们共同参与、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肩摩袂属拥如山"表达了人们的热情和踊跃参与的态度,"平等道争看大阅还"则显示了人们对于观赏的热切渴望,每个人都希望争夺最佳的视角。

诗中提到"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和老人们的欢乐场景。儿童们无拘无束地拍手欢呼,而父老们也满面红光,尽情享受这欢乐时刻。这一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欢聚一堂、欢乐共享的美好愿景。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喜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表明作者也享受着青春的快乐,同时也常常欣赏宁静的白昼时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则流露出作者对年华老去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在年老之际,对归乡的念想更加强烈,梦中的思乡之情也常常缠绕着他的心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大阅典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的欢聚、欢乐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示了对青春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 《调笑/调笑令》

    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灭。花困钗横时节。河桥杨柳催行色。愁黛有人描得。

  • 《太白三章》

    太白犹悬北斗没,行人衣上霜拂拂。下马饮酒歌苦声,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

  • 《寿湖南汪仓十首》

    西府风流载世长,玉龙鳞甲更储祥。庆源衮衮多英杰,可但韦平一再芳。

  • 《心竟恁地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 《路学士知河中府》

    一麾新自海滨还,又佩鱼符入故关。千里山河临剧郡,九天鸳鹭别通班。楼经往圣回清跸,路接边夷献白环。版籍素多田赋错,干戈初息羽书闲。從军上客彫龙藻,佐酒妖姬堕马鬟。更遣府公吟思发,中条新霁碧孱颜。

  • 《摸鱼儿(杨教之齐安任)》

    笑平生、布帆无恙,堂堂稳送君去。江声悲壮崖殷血,曾是英雄行处。今亦古。甚一点东风,天不周郎怀。城幡夜坚。几铜爵春残,战沙秋冷,华发遽如许。东坡老,千载风流赋。余音不绝如缕。临皋一笑三生梦,还认岷峨乡语。挥玉尘,尽不碍灯前,痛饮檐花雨。雪堂在否。管驾鹤归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