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
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
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
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
林花扫余姿,高柳沐佳色。
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
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
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
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
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春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雨绵绵地落在屋檐前,昼夜不停歇。青苔在空廊上生长,蜗牛的涎沫附着四壁。出门却不知去向,只能守在家中。鸠鸟在林中鸣叫,欢快的声音传来。林中的花朵摇曳着姿态,高大的柳树沐浴在美丽的色彩中。悠悠的三月即将结束,春天的景物渐渐减少。感受到这一切,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取醉来消磨朝夕时光。穿过泥泞,新的竹笋露出头来,紫色的竹叶包裹着嫩白的笋尖。从容的妇女说话,匆忙地在田野间进食。明天还会如此,懒散已经成为了习惯。
这首诗词以春雨为主题,描绘了春雨绵绵不断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屋檐前的雨水、青苔、蜗牛的涎沫等细节,展现了春雨的持续性和绵密性。诗中还描绘了林中的鸟鸣、花朵和柳树的美丽,以及春天渐渐消退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懒散态度。
整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春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