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越妇支机,吴蚕作茧。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春昼》译文:
朝阳照在报春花上,更漏转过光风催动兰的香气,吹拂小殿。草嫩细薄,像梳成丝线的柳树。穿着卷起的大衣的秦朝帝王,扫去粉末上的赵燕。太阳蒙着帷幕,蜜蜂飞上罗荐。平阳的花坛,河阳的花园。越妇在织绣,吴国的蚕虫却在纺茧。菱荇生在水边,荷花倚在塘边扇子。江南的人富有情意,而塞北却没有恨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白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李贺独特的诗性和艺术表现力。
诗中的“报春花”和“兰”是春天的象征,代表了美好和生命的力量。诗人通过描述朝阳照在报春花上,以及光风催动兰的香气,展示了春天的光明和活力。
诗中还描写了一些具体的景物和情境,如“草细堪梳”,“柳长如线”,“卷衣秦帝”,“扫粉赵燕”等等,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生动的春天场景之中。
最后两句“江南有情,塞北无恨”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富有情感的地方和对塞北贫乏感情的地方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以及人们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番禺出守重,汉殿拜恩初。华省郎官宿,名山太史书。剖符從锁闼,持节上轺车。左顾金龟印,前驱书隼旟。由来百粤地,曾督九年储。卉服要荒外,棠阴惠爱馀。齐装天子赐,封部岛夷居。羽檄招溪洞,壶浆慰里闾。国风今已变,民瘼到应除。江海思归否,蓬山有直庐。
佛屋参差傍水涯,天然富贵属僧家。油幢碧立当轩竹,步障红围绕槛花。隐隐磬声春书永,停停塔影夕阳斜。白头道者留连客,自汲山泉煮石茶。
湿逗晚香残。春浅春寒,洒窗填户著幽兰。惨惨凄凄仍滴滴,做出多般。和霰撒珠盘。枕上更阑。芭蕉怨曲带愁弹。绿遍阶前苔一片,晓起谁看。
囝罢相依萤雪边,安知今汝亦华颠。宁从欸乃翁孤钓,肯要原夫辈一联。儿向诗中得三昧,吏钳纸尾怕分权。客言大尹尤谦挹,每见屏星榻必悬。
老怀不惯著闲愁,信脚时为野外游。过雁未惊残月晓,片云先借一天秋。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处处留。七十已稀今又过,问君端的更何求?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