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非吾忧,物理有必至。
常阳百川竭,顾亦防雨耳。
阴阳相纠缠,反覆更自治。
幽怀澹不起,默坐识其意。
长子念衰老,远行重惭愧。
疏慵身似僧,岑寂家近寺。
但闻事日新,未觉吾有异。
器鍠本自出,藩角徒不遂。
得失众共知,穷达佛所记。
要令北归日,粗究一大事。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次迟韵二首》是宋代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世事非我所忧,
物理有其必然。
常阳百川竭尽,
我却只顾防雨。
阴阳相互纠缠,
循环不已自主。
我心澹然无起,
默坐领悟其中意。
长子念及衰老,
远行倍感愧疚。
懒散的身体宛如僧侣,
我家近寺庙幽静。
只听闻事物日新,
却未觉得我与众不同。
才能由天生,
官位只是空虚。
得失众人皆知晓,
贫富皆在佛前记载。
要让北归的日子来临,
我只能粗略地追求大事。
诗意:
《次迟韵二首》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物理规律的思考。他认为世间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必然性,自然界的阴阳循环也是一种自主的规律。他自省地坐在一旁,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个人的处境。他念及自己年纪渐长,对于远行和外出感到愧疚。他的生活宛如身居僧侣,家近寺庙的寂静。他虽然听闻世事日新,但自己并未觉得与众不同。他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官位只是虚名。他明白得失皆为众人所知,而贫富之间的差异都在佛前被记录。他希望北归的日子早日到来,但只能粗略地追求大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人生和世事的独特见解。他通过对世事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他认为世间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必然性,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必过于忧虑。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思,感到愧疚和懒散,将自己比作僧侣,显示出舍弃尘世纷扰的心境。他对世事的变迁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认为自己并未觉得与众不同,才能和官位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最后,他表达了对大事的追求,希望能够达成某个重要目标。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淡泊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独特的人生观和对世事的洞察力。
十颗千钱品最珍,北人鲐背未濡唇。若生京洛豪华土,买断丹林肯算缗。
清池水长欲平桥,雨势浑如上晚潮。泛泛渐于亭础近,淙淙真是笕泉遥。即看并浴鹅群戏,却恐新生鱼子漂。东望菱濠归去好,吴侬家有木兰桡。
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灵寿却,斑衣绕。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
质粹言无玷,官清政有方。能令邦国活,可但海沂康。别乘归何早,闲堂堂未央。伤心濑阳路,月澹生茫茫。
帆腹膨脝饱北风,一弹指顷万山空。天垂九马层云外,人在孤鸿过影中。夙世曾游银世界,飞精复谒水精宫。湖神波吏须相识,吾在神霄旧有功。
二祖无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直饶觅得心无有,未免全身被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