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移家僻坞来,满林秋露洗黄埃。
饮才种麦须堪饱,衣旋培桑未可裁。
万古乾坤如传舍,一生风雪叹江梅。
相看喜有青田鹤,肯与诗筒日往回。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次大五侄问移家韵》
朝代:宋代
作者:艾性夫
中文译文:
老了,迁居到了偏僻的山坞,
满林的秋露洗净黄土。
培植才华像种植麦子一样,需要耐心满足,
衣裳的织造依然要依赖桑蚕的生长。
万古的天地变迁,如同过客的住处,
一生中的风雪感慨有如叹息江梅。
欣赏得到的喜悦,就像是看到了青田的仙鹤,
肯定会回到我的诗笔中,日复一日。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艾性夫创作,以移居偏僻山坞的生活为题材。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老去之后的迁居和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生活的思考。他通过描绘秋露洗净黄土、种植麦子、培植桑蚕等细节,展现了岁月更迭中的平凡和劳作。诗中还融入了对万古乾坤和风雪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变幻和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诗人用喜悦与青田的仙鹤相对应,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和信心。
赏析:
《次大五侄问移家韵》是一首富有宋代风格的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主线,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词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转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体的经历与整个宇宙的流转相结合,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他用自然景物和劳作的比喻,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使人们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移居生活的描绘,唤起读者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诗人以自然景物和劳作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整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他时瓜镜知何用,吴越风光满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