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

不学刘更生,黄金铸上方。
不学房次律,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弱水空相望。
且当从嵇、阮,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儿童惊夜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写的《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学刘更生,黄金铸上方。
不学房次律,身事问颍阳。
王烈亦何人,叔夜未可量。
独见神山开,遽餐石髓香。
至道尚听莹,粗才终蹶张。
先生喜而笑,幅巾登我堂。
苦誓指黄壤,要言刻青琅。
蓬莱在何许,弱水空相望。
且当从嵇、阮,聊复数山、王。
达人友四海,曲士守一疆。
慎勿使形谍,儿童惊夜光。

中文译文:
不去学习刘更生,却去铸造黄金塔。
不去学习房次的音律,却去问候颍阳的事务。
王烈是何等人物,叔夜难以评量。
独自看见神山开放,匆忙用石髓作为香料。
至道仍然听从着莹的指示,粗俗的才华最终失败。
先生欢喜地笑着,头巾登上我的堂室。
苦心发誓指向黄土地,要言刻在青琅玕上。
蓬莱在何处,弱水空空相望。
且随从嵇、阮的行列,暂且数数山和王。
达人和四海为友,卑微的士人守护自己的疆土。
小心别让外形成为间谍,孩童受惊于夜晚的光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致敬丹元姚先生的作品,表达了苏轼对先生的敬佩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轼通过对比自己不学习刘更生(刘基,唐代文学家)和房次律(房玄龄,唐代政治家)的态度,强调了对于至道和真理的追求的重要性。他认为王烈和叔夜等人的伟大之处无法评量,而自己独自看到神山开放,却匆忙地用石髓作为香料,暗示了自己粗俗的才华和行为。然而,苏轼在与丹元姚先生的交流中感到欢喜,并尊敬地邀请他登上自己的堂室。苏轼表示自己的决心,要在黄土地上刻下要言,并寻找蓬莱仙境,虽然蓬莱和弱水只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最后,苏轼呼唤嵇康、阮籍等古代文人的名字,表达了对他们的景仰,并呼吁达人们要友好相待,守护自己的疆土,不要让外界的形象成为间谍。他担心儿童受到夜晚光辉的惊扰,可能指的是社会上虚浮的荣耀和追逐的浮华。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于追求真理和美好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对比,表达了对真理和道德的尊重和敬畏。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粗俗,但仍然希望通过与达人交流和学习,不断成长和进步。诗中也流露出对友谊和守护的重视,呼唤人们要珍惜友情,守护自己的家园,避免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写作风格,运用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真理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守护的呼唤。它展现了苏轼对于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境遇的思考和反思。

  • 《途中再咏金陵》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 《和孔纯老送司法吴德声》

    舞腰回雪奏伊凉,饯设铃斋举别觞。如子固宜倾坐客,顾予何计挽征艎。交情旧喜推东道,归梦先应到北堂。花柳枝头春已闹,伫观超擢寘周行。

  • 《挽善化沈令》

    十八年前梦,宜都薄即君。沙头能遇我,客里暂论文。久别欣同事,方驩叹失群。隔宵犹一见,千古遂相分。

  • 《用十梅韵签冯簿》

    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 《枕上作》

    绕枕蚊相聒,翻釭鼠自忙。早衰秋梦乱,不寝晓更长。赋拟骚人屈,吟成病客庄。安心无可觅,随处且为乡。

  • 《题三山天庆观三首》

    玉皇香案吏,金阙禁垣卿。宝罏烹日月,铁尺鞭雷霆。晓炼西山云,夜煎北斗星。城南告树精,吾家在瑶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