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忽已晚,去我剧奔马。
残芳已扫园,浓绿空蔽野。
春风欲有问,对酒不能把。
人心正如此,狂雨自飞洒。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次道车轩赋惜春》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春忽已晚,去我剧奔马。
残芳已扫园,浓绿空蔽野。
春风欲有问,对酒不能把。
人心正如此,狂雨自飞洒。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花园中残落的花朵和茂盛的绿意,以及春风轻拂的情景。然而,诗人却无法与春风共饮,对酒不成欢。通过春风与对酒的无法相宜,诗人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青春的惜别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人心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形容狂雨飘洒的景象与人心的起伏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青春消逝的感慨。诗人将春天的花朵和绿色与春风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花园中残芳和浓绿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盛景已经逝去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春风和对酒的描述,表达了自己面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时的无奈与无能。最后两句以狂雨的自由飞洒来比喻人心的起伏不定,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悲凉之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和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词中对春风、对酒和狂雨的描绘,也呼应了人心的波动和世事的变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水晚云秋山不穷,自疑身在画屏中。孤舟移棹一江月,高阁卷帘千树风。窗下覆棋残局在,橘边沽酒半坛空。早炊香稻待鲈鲙,南渚未明寻钓翁。
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朝饥郁屈鸣不平,乌玉磨云翻砚水。花光若朽补之穷,吐作冷花春几几。相公折箠笞神兵,肯与此辈争诗名。横梢噀墨偶然尔,别有妙年贤长城。单于吹叶远关塞,张我大汉之天声。老生经济知无术,尔雅虫鱼宁阁笔。岩廓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
走马岗长夕照中,塘连沙渚路西东。不知吴会谁分地,生遍茱萸一色红。
予生背时性孤僻,自信已道轻浮名。中途失计被簪绂,目睹荣辱心潜惊。虽从鵷鸾共班序,常恐青蝇微有声。清风满壑石田在,终谢吾君甘退耕。
十丈祥光起相轮,铁浮屠镇法王坟。只愁西哉神僧至,夜捧长干刹入云。
老觉情怀别,愁随节令来。草茅思雨露,天地涨氛埃。屋雀春弥怨,山云昼不开。何人知此意,藜杖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