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亩思国事,笺王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冻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笞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得雨韵》是宋代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得雨韵》中文译文:
畎亩思国事,
笺王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
冻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
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
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
笞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
酣歌娱春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现状的关切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描绘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的不安和人民的疾苦。
首句“畎亩思国事”,畎亩即指农田,诗人在农田之间思考国家大事,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第二句“笺王泪成流”,表达了天子泪如涓涓细流,意味着统治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鲜风鼓中夜,冻雨喧西畴”描绘了寒夜中风声鼓动、雨声嘈杂的景象,象征社会动荡和困苦。
接下来的两句“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表达了希望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新的一年不再忧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廊庙指朝廷,诗人揣测朝廷的心思,仍然忧虑着社会的困境。
“香灯答帝力,笞笠悬车头”,描绘了宫廷中的香灯和皇帝的权力,以及被笞打的官员,展示了统治者的威严和人民的痛苦。
最后两句“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表达了诗人老去仍然有机会参与政治,以及欣然享受春秋时光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体现了叶茵在宋代社会动荡时期的思想和情感。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