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涯。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慈恩寺东楼
寺楼凉出竹,
非与曲江赊。
野火流穿苑,
秦山叠入巴。
风梢离众叶,
岸角积虚沙。
此地钟声近,
令人思未涯。
诗词中文译文:
慈恩寺的东楼,
楼里凉气袭人如竹。
这里与曲江并不相连。
野火穿越宁静的园林,
秦岭的山峦叠入巴山。
风在树梢上抖落几片叶子,
水岸上堆积着虚幻的沙。
钟声从寺庙的这一方传来,
让人感到思绪无边无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慈恩寺东楼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思绪和情感。
首先,诗中描述了东楼的凉爽和竹子的清凉感,传达出寺楼的宁静与凉爽的气氛。
其次,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这里与曲江之间的隔离感。曲江是有名的湖景胜地,而东楼却与之相隔,暗示了这里与外界的隔绝和与尘嚣的脱离。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寺庙附近的景物。野火流过宁静的园林,暗示了外界的喧嚣和纷乱到达了这个宁静之地。
秦山叠入巴山,概括了两座名山的相连之美。
接着,诗中描绘了风吹落叶和岸边的虚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和凄凉感。
最后,寺庙的钟声传来,让人感到思绪无边无际。这句诗通过描绘钟声的近和远,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的流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声音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这个地方的思绪。读者读完这首诗会感到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氛围,也会被作者的感受所打动。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澄如玉髓洁,泛若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师。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良夜维舟次,题诗最忆君。微钟花外度,清笛月中闻。灯报庭闱喜,杯从故旧分。西城驻马日,还与入山云。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诚自许赋休休。清流固已久绝望,白发只今空满头。软语每思挥玉麈,寻源便欲过瓜洲。他年一棹烟江雨,有愧轻轻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