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西林寻小隐,无田东瀼可隣家。
闻师投谒不入巷,知我无人能点茶。
山色一豀连雨色,雪花十里糁松花。
秋声正与公相似,相对忘言定不差。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寄慈林交讲师》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意向西林寻找隐士,但东瀼之间无田可与邻家共处。
听说师父前来拜访,却不进入街巷,知道我没有人可以为他沏茶。
山色与连绵的雨色融为一体,雪花飘洒在十里松花间。
秋天的声音正如同公相先生,我们相对而坐,忘却言语,定然不会有差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舒岳祥对寻找隐士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他前往西林寻找隐士,但发现周围并没有适合的地方,无法与邻家共处。然而,他听说师父前来拜访,虽然没有进入繁华的街巷,但他知道自己的心灵可以成为师父倾诉的对象。诗中描绘了山脉连绵的景色与雨水的交融,以及雪花在松花之间飘洒的美景,象征着宁静与纯洁。最后,舒岳祥比喻秋天的声音与相似的先生相对而坐,两者无需言语交流,心灵已经相通,必然不会有差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隐士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反衬手法,通过描述无法找到适合的地方与邻家共处,强调了寻找宁静隐士的困境。然而,师父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希望,尽管没有言语交流,但他们心灵相通,创造了一种无需言语的交流方式。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色、雨色和雪花,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纯洁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悟和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春雨如暗尘,春风吹倒人。东坡数间屋,巢子与谁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未能赪我颊,聊复濡子唇。故人千钟禄,驭吏醉吐茵。那知我与子,坐作寒蛩呻。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鸥清眠碎晴溪月。几梦寒蓑雪。断桥篱落带人家。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曾于春底横孤艇。香似诗能冷。娟娟立玉载归壶。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冲雨冲泥悄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山居寂寞谁堪共,杞叶菊苗俱可耕。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能一故□应,物化千□端。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旧闻□□翁,独钓江之干。不知岁月深,但觉□□宽。我思一访之,意会心□看。作亭号□隐,半空摩高寒。时与二三友,登临寻□欢。致君知无术,随世聊自安。滚滚□下水,舟舟
大行好流,三十有六。无此火儿,其数不足。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