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花翁第二雪》

创见飞琼粲晚华,已闻得句压刘叉。
乱随风势斜穿户,谁在云端巧雨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寒惊宿雁失汀沙。
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

作者介绍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次花翁第二雪》是宋代诗人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创见飞琼粲晚华,
已闻得句压刘叉。
乱随风势斜穿户,
谁在云端巧雨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
寒惊宿雁失汀沙。
此时清绝难酬赏,
羔酒谁言胜凤茶。

诗意:
《次花翁第二雪》描绘了一幅冬日中的雪景。诗人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雪花飞舞、风雪交加的景象。他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感悟,抓住了雪中的种种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活中短暂而珍贵的美好的珍视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和美丽。首句“创见飞琼粲晚华”,将雪花比作琼瑶,形容雪花的洁白光华。接下来的两句“已闻得句压刘叉,乱随风势斜穿户”,表现了风雪交加的狂烈场景,雪花如箭般倾泻而下,穿过斜斜的窗户。这里的“句”指雪花,充分展示了诗人对雪花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

接下来的两句“谁在云端巧雨花”,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将雪花比作云端中的雨花,形象地表达了雪花的柔美和轻盈。接着诗人描写了雪景中饥乌寻食和惊起的雁群,展现了冬日寒冷的现实,以及动物们为生存而奔波的景象。

最后两句“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无法言喻的赞美。诗人认为凡间的乐事难以与这样的美景相比,即使是珍贵的凤茶也不如羔酒来得适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拜和对人世间短暂美好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美妙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丽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短暂而珍贵的美好生活的珍视。

  •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 《题镜湖野老所居(一作秦系诗)》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 《题玉堂壁》

    官职有来须与做,有才用处不忧无。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

  • 《赠钱道人》

    除了布裘外,都无物自随。跣能行大雪,饥但嚥华池。说相言多验,嫌钱事更奇。一般难晓处,装背贵人诗。

  • 《大元观题壁》

    三十穷男子,其好胆气成。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 《哭凌霄山光上人》

    身没碧峰里,门人改葬期。买山寻主远,垒塔化人迟。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黄昏溪路上,闻哭竺乾师。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