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早透利名关,坐看孤云际海还。
昼静架书偏悦目,秋凉庭树倍怡颜。
不陪长者终朝诲,那得尘踪一日闲。
我亦小园初种竹,请君来闯出篱斑。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刘学录韵》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年早透利名关,
在中年时期,我早已洞悉了名利之门。
坐看孤云际海还。
我坐在那里,看着孤独的云彩在海的尽头飘荡回来。
昼静架书偏悦目,
白天安静时,书架上的书籍使人心情愉快。
秋凉庭树倍怡颜。
秋天的凉意,使庭院中的树木更加令人愉悦。
不陪长者终朝诲,
我不愿意整天陪伴长者听他的教诲。
那得尘踪一日闲。
我无法得到片刻的闲暇,远离尘世的纷扰。
我亦小园初种竹,
我也在自己的小园中初次种下了竹子。
请君来闯出篱斑。
请你前来一同跨越篱笆,留下痕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中年时期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他洞悉了名利之门,看透了世俗的浮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愉悦。他不愿整天陪伴长者听教诲,希望能有片刻的自由和闲暇。他在自己的小园中种下竹子,邀请他人一同跨越篱笆,意味着他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追求自由和真实的生活。
这首诗词以淡泊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个人生活的表达,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追求真实的理念,同时也呼唤着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隰桑已作虾蟆眼,山笋蛙窥虎豹斑。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着身何幸山岩裹,多阅人间百险艰。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後名。惟应托长鑱,寂寞送浮生。
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